钢价持续下跌,主要原因在于钢铁产能过剩。
对美国这个充分的市场来说,能盈利10%就已被认为是最好的股票,而金德摩根股票价格将上涨54.2%,可谓历史上罕见的抄底机会。巴菲特曾在去年9月称,我们买它不是因为它是一家炼油厂,更不是因为它是综合性石油企业的缘故,而是因为我们喜欢这家公司,我们非常欣赏它的管理方式。
纽交所股票代码:XOM)从2014年7月31日的104.76美元/股一路跌到了第二年9月30日的谷底73.98美元/股,而后涨到2月18日的高值83.06美元/股。如果你正在从事美国能源股票交易,就要考虑以长线投资的方式分仓逐步进入,而不是见到投资大鳄抄底美国能源股就忘乎所以,以致不幸被套。更何况,国际油价的回涨,不能单单指望美国制造业和能源业的复苏。这一系列迹象几乎证明,2016年,对美国投资界来说,能源业和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类的高品质股票被看好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。
早在1月9日,著名投资机构高盛精选了9只股票。实际上,这样一种长线投资思维,是远离美国股票交易的中国人较为陌生的。举个例子,某企业已停产,债务高达100多亿元,其中银行债务80多亿元,资产不到60亿元,另一个停产企业还拖欠职工工资3.6亿元,这些债务问题的处理已不是简单的企业或者地方政府能够解决的。
尽管政府多次重拳出击,但是近十年调控钢铁业产能过剩却收效甚微,而且产能却愈来愈大。中国企业联合会、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的《2015中国企业500强》榜单中,共有50家钢铁企业入围该榜单。因此,这种稳定,不仅是职工稳定,还是社会稳定,处理僵尸企业不是简单的事情,一定要高度重视,简单地靠开会议和发文件不能有效解决根本问题。自汉朝起,这项政策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时间。
李新创认为,联合重组是方向,各方面都在积极推进,但需要政府的宏观支持,需要财政、税收各方面的支持。有的企业资金链已断裂,成为僵尸企业,但彻底退出并不容易。
但是,自2012年之后,中国钢铁产能利用率明显下降,产能过剩矛盾不断激化。钢价持续下跌,主要原因在于钢铁产能过剩。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的提法,意味着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去产能、清理僵尸企业任务必须在两年内取得成效。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钢企负债率在67%左右,负债总额达4.38万亿元。
曾经一度引以为傲的钢铁生产大国,如今却为钢铁所累,这样的结果的确令人尴尬不已。正因为如此,2015年可以称为国内钢厂关停年,多家钢厂在下半年被关停,包括山西海鑫钢铁、唐山淞汀钢铁这样的年产500万吨级以上的中型钢厂,还有一些中小型钢厂,其中山西关停4家,东北地区关停3家,新疆地区关停5家,江苏、湖北等地运行了几十年的钢厂也被迫关停,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。可以说,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,是与几代钢铁人的辛苦努力分不开的。由于缺乏科学的生产方式,许多炼出来的钢质量极差,根本就不能用。
第二是债务问题,钢铁行业又是资本密集型行业,这些僵尸企业的资产如何处置也是大问题。1月22日,李克强总理在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,要坚持用法治和市场化手段,化解钢铁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。
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建立退出通道机制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,由中央、地方、银行、企业四方分摊,以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降低产能,比如砍一吨钢产能奖励500块钱,甚至1000块钱。毫无疑问,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放缓态势,也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,整体需求萎缩,这就使得按照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配置的钢铁产能,出现了严重过剩。
因为钢铁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。不妨以此为标准来评价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。国务院决定,3年内对煤炭、钢铁新上项目一律不得核准、备案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着力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记者了解到,财政部近日已经确定,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钢铁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。业内人士表示,一方面,目前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往往是地方政府财政支柱企业,涉及当地财政收入、就业、经济稳定等问题。
对于一些优质资产,可通过联合重组发挥作用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钢铁产能已经接近12.5亿吨。
李新创认为,对钢铁行业来讲,鼓励多联合、少破产的联合重组的观点值得思考。《2014年~2018年中国钢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》显示,钢铁行业盈利水平下降既是产能过剩引起的后果,也是产能过剩的直接表现。
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继民认为,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需求在下降,单位GDP对钢材的消费强度将会进一步下降。不过,不管如何,去产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。
2012年1月、2月,钢铁行业出现进入新世纪以来首次全行业亏损,随后几年内,钢铁行业持续挣扎在盈亏线上。原来建设宝钢需要国务院领导牵头主持,当没有了技术制约,现在一个村长都可以指挥建设钢厂。据史书记载,最早提出盐铁专营的是齐国丞相管仲,之后,汉武帝又将其上升为国家政策。在中钢协的会员企业中,亏损企业已占到47%以上。
根据以上的综合数据分析,我国有6亿吨的钢铁过剩产能。在物质稀缺的年代,中国人可能只在书本里对产能过剩有过粗浅的认识。
在实际执行中,政府将执行更加严格的安全、环保、质量、能耗等标准,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限期退出,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、转型转产、搬迁改造等方式主动退出产能。对此,李新创指出,在去产能处理僵尸企业的过程中,应该是政府搭台,企业唱主角。
2012年、2013年、2014年,我国粗钢产能分别为10亿吨、10.4亿吨、12.5亿吨,粗钢产量分别为7.2亿吨、7.79亿吨和8.23亿吨,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%、74.9%和65.8%,已连续3年属于严重过剩。上世纪50年代末,中国工业产能极度缺乏。
产能严重过剩,行业整体处于盈亏的边沿,使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下降,从而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。欧美国家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9%~83%比较合理,低于75%即为严重过剩。持续亏损3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。兼并重组是政府一直积极推动的事情。
事实上,2015年在钢价一路下跌之下,国内钢厂无论规模如何,几乎陷入全面亏损。随着中国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,以及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深入,钢铁业开始从供不应求逐步变成供大于求,直至现在的产能严重过剩。
如果说一定要归属责任的话,各个环节的利益相关者属于共犯,至少在各自的环节都应承担主要责任。联合重组需要政府真正出台相关措施,帮助企业在联合重组中解决各种问题。
从总体上判断,中国钢铁生产和钢消费都已进入峰值平台区,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,钢产量将结束持续上升的趋势,围绕在一定区间波动,并呈总体下行的趋势。中钢协人士透露,在调整和转型过程中,钢铁企业面临着大洗牌。